1、哼鸣训练法
用声母“m”闭口哼唱,这种训练方法叫哼鸣法。
①训练方法
用打“哈欠”时的吸气状态,笑肌微提,将嘴唇轻轻闭上,上下牙略分开,口内略呈“o”型状,舌根放松,软腭上提,用平缓的气流冲开声带发出带“m”音的哼鸣声,音量不宜过大,并将声音延长哼唱,尽量使声音的集中点和着力点往前、往上,好象声音发自鼻腔后部的上方。这时,嘴唇有“麻”的感觉,同时眉心及周围的骨面应有明显的振动感觉,说明初步掌握了哼鸣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要使嘴唇“麻”的感觉逐步减轻,让声音集中在鼻腔后部引起较大的振动,使眉心及周围的眉骨、额骨、鼻骨都有更明显的振动感觉。
②注意事项
哼鸣要轻柔、气息要均匀,相关发声共鸣器官要适当放松,集中精力想象发声的位置,使大脑中有一个准确的高位置声音概念。
③自我检验方法
在哼鸣延长声音时,将嘴唇轻轻打开,音色特性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哼鸣发声位置正确。若打开嘴唇时,音色立即起明显变化,说明发声位置不集中或发声位置在咽喉部。
④纠正方法
认真按照打“哈欠”吸气时的动作状态练习,注重软腭的提起和咽喉腔的打开两个中心环节,使声波顺利通过喉腔在咽腔以上集中振动。
⑤自我检测方法
在唱“mi(咪)、ma(妈)”延长音时,用手指将鼻孔口堵住,这时若鼻孔内没有气息受阻现象,声音仍保持不变,说明头腔共鸣正确,若鼻孔中有气息受阻现象和声音有明显变化,说明有鼻音,应及时纠正。
⑥纠正鼻音的方法
发声时软腭适当上提,舌根放松使舌身自然前伸,打开口腔和咽腔使声音自然放出,将发声的集中点和着力点放在哼鸣发声的位置进行振动,有一种气息从鼻咽部位向下回流和声音往上走从眉心飞出的感觉。切忌让气息进入鼻腔从鼻孔排出。
2、子母音结合训练法
用声母“m”结合韵母“i、a”进行发声共鸣练习,这种训练方法叫子母音结合法。
歌唱要求“发声位置要高,声音集中、靠前”。从发声的特性分析,多数声母的发声都是在口腔前部,不会影响歌唱声音高位置的固定和声音集中。而多数韵母发声都是在口腔后部和咽喉部,直接影响歌唱声音位置的集中统一,不易获得固定的高位置。因此,需要利用特定的声母与韵母结合进行发声练习,以声母发声练习已获得的高位置带动韵母,使韵母发声统一、集中在声母所获得的同一发声位置上,只有这样才符合歌唱的要求。
①发声共鸣方法
在第一步哼鸣训练的基础上,先按哼鸣方法发出短暂的“m”音,随即用嘴唇张开的力量和动作把“i”或“a”(唱成mi咪或ma妈)音送到哼鸣的发声位置上延长音继续唱出。
②发声共鸣要领
嘴唇开打动作要灵巧有力,音量要适中,“m”音要短促准确,“mi(咪)”或“ma(妈)”音要明亮集中,保持发声高位置不变,保持眉心振动的感觉不变。
③注意事项
用这种方法训练能获得真正的头腔共鸣声音,但容易产生不良的鼻音。鼻音产生的原因是发声时软腭与舌的后部过于贴近,逼迫部分发声气息进入鼻腔从鼻孔排出,引起鼻腔发出沉闷含糊的声音。
④自我检验方法
在唱“mi(咪)、ma(妈)”延长音时,用手指将鼻孔口堵住,这时若鼻孔内没有气息受阻现象,声音仍保持不变,说明鼻腔共鸣正确,若鼻孔中有气息受阻现象和声音有明显变化,说明有鼻音,应及时纠正。
⑤纠正鼻音的方法
发声时软腭适当上提,舌根放松使舌身自然前伸,打开口腔和咽腔使声音自然放出,将发声的集中点和着力点放在哼鸣发声的位置进行振动,有一种气息从鼻咽部位向下回流和声音往上走从眉心飞出的感觉。切忌让气息进入鼻腔从鼻孔排出。
除了鼻音声母“m”结合韵母训练发声容易找到正确发声高位置以外,舌齿音声“l(勒)”与韵母“a(啊)、e(鹅)、i(衣)”相结合练唱“la(啦)、le(嘞)、li(哩)”,也能取得很好效果。由于舌齿音在发声时是以舌尖紧靠上门牙根后面的上腭,通过气流的冲击使舌尖离开上腭而产生声音的,下巴和嘴唇不需要任何动作。这种发声状态容易保持歌唱状态而获得较高的发声共鸣位置。
其方法是:在打“哈欠”吸气状态下,舌根放松,舌尖轻抵上门牙后面硬腭,用带基音的气息配合舌尖轻巧、灵活的弹跳动作发出清晰的“啦、嘞、哩”声音,并使声音处于哼鸣找到的高位置上,好像声音从眉心飞出。发声要领:音量要适中,坚持打“哈欠”吸气时的状态,舌根要放松,舌尖弹跳要灵活利落。
喜欢唱歌的朋友点击了解《零基础学唱歌视频课程》,老师一对一声乐指导,因材施教,快速提升唱歌能力!
猜你喜欢
- 文章标签:头腔共鸣唱歌共鸣共鸣腔
- 版权声明:文章由 自学唱歌网 发布于 2019-06-18 08:05
- 转载请注明:两种头腔共鸣的简单训练方法 - 发声方法 - 自学唱歌网
- 09-20 舞台唱歌,如何表现出好的台风
- 03-23 吐字归音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 03-17 声音训练的目标是什么?
- 12-28 皇后大道东歌词(皇后大道东歌词完整版含义解析真正意思)
- 01-09 补换气息的练习
- 03-17 调节唱歌气息的方法有哪些?
- 04-23 歌唱吸气的原理
- 09-01 降低喉头歌唱,让低音更浑厚
- 145537℃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66385℃ 如何才能做到良好的口腔共鸣
- 60031℃ 歌唱发声器官结构图
- 45052℃ 我会唱很多歌,但就是不会看谱子怎么办?
- 44212℃ 咽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42601℃ 什么是喉腔共鸣?喉腔共鸣如何练习?
- 39516℃ 鼻腔共鸣与头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36209℃ 如何贴后咽壁唱歌?
- 87评论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21评论 如何掌握科学的吸气方法?
- 20评论 适合新手初学唱歌的常用发声方法
- 19评论 唱歌气息不稳怎么办?
- 19评论 新手学习唱歌要注意哪些?
- 18评论 十种方法解决唱歌气息不足的问题
- 17评论 学唱歌时轻声歌唱来打基础
- 17评论 学唱歌要了解横膈膜的重要性
- 最新留言
-
-
敏虹敏虹
-
踏尘吟踏尘吟
-
心软是病心软是病
-
花香满园花香满园
-
信心哥信心哥
-
卢军卢军
-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
恋上孤单恋上孤单
-
梦梦
-
野蔷薇野蔷薇
-
已有4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