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在歌唱中,是重要的发声通道。咽部共鸣管直径与喉器直径之比越小,发出的音越高。记住:2以上高音,一定要有意识地调节声道截面积。
也就是声道的圆形横截面积,与咽部共鸣管圆形横截面积,直径之比达1/6者,唱高音highC音质优。再通俗一点解释就是,声道的横截面积与咽部共鸣管的横截面积比。这咽部管包括喉咽、口咽、鼻咽是分子为一,分母越大,发出的高音越好。1/6强于1/5,1/5强于1/4。也就是分数值越小高音色彩越好。
怎样才能达到调节咽管细小呢?很容易。
向上提起小舌头,后咽壁兴奋起来。头腔的共鸣点和咽管连为一线。缩短脖子也就是把声道缩短,再讲详细一点,也就是缩短从唇到形成喉腔的长度。发g2以上高音要有意识的缩短声道,越唱高音脖子越短。尤其女中音唱highC音更要缩短声道,甚至感觉自己没脖子。
咽部形成共鸣管,声区统一。各声区发音,鼻咽、口咽、喉咽均用力。颈椎生理弯曲消失。喉结稳定。第3、第4、第5椎呈明显反向弯曲。
在缩短脖子的同时,要调节口腔发射系数。就是要像老虎一样张大嘴巴。
发g2以上高音时,声带震动直径缩短,与咽管形成1/6比例时,后脖梗缩紧的同时,嘴巴向上打开,以颌骨挂钩为轴,嘴巴向上打开。喉结有呕吐感。吐出高音,在眉心震响。依不同声区的发声决定嘴巴打开的程度。
唱中、低声区时,嘴巴自然打开到啃苹果的程度。唱高声区时,嘴巴大开到像个大喇叭,或像狮子吼!
震响头腔共鸣,它包括额窦、蝶窦、筛窦、及窝音等。鼻包括外鼻和鼻腔。鼻腔的容积比外鼻大,它的上壁是筛骨,下壁是硬腭,后面同鼻咽腔相通,鼻腔通向周围的骨顶空腔有筛窦、口窦、蝶窦。
震响口咽喇叭共鸣,它包括口腔、口咽腔、喉腔、喉咽腔、鼻腔、鼻咽腔。
口腔的上前部是硬,下前部接到舌根和会厌,后部是口咽。喉咽腔上部通口是口咽部,下连食管,上部是舌根和会厌(喉头肌可以主动调节),与共鸣腔下部接喉口,通喉前延部(声带位于喉室)。鼻咽腔,它的前壁同鼻腔相通。下方以软腭为界,通向口咽。(咽腔和口腔,统称口咽腔)。上与鼻咽为界,下通喉咽与胸腔相连,它是重要的共鸣腔。
声道在声带以上,同口、鼻、喉、咽腔相连,形成类似管状的口咽喇叭管。它的出口在鼻腔、口腔。喇叭嘴是喉室。人体的共鸣腔,经训练都会引起美好的共鸣反应。胸腔在共鸣中也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除了人体歌唱发声系统的全部空腔为歌唱共鸣发挥作用之外,共鸣在人体的骨骼中也会发生作用。人的声音共鸣主要是腔体共鸣,人的上咽管的大小和容量是可以变化的。经过共鸣的作用可以增大音量,变化音色。使声音发出泛音,得到美化,从而发出动听的声音来。
由于运用性质的不同,共鸣分为:上部共鸣和下部共鸣。一般称腭以上为“上部共鸣”,腭以下称“下部共鸣”。上部共鸣:包括鼻腔、鼻窦、上颔窦、额窦、蝶寞、和筛窦。
下部共鸣:包括口腔、咽腔、喉上部等处。
头腔的骨组织由于区域不同,引起共振的强弱和清晰的程度不同。一般说,额窦部位的共鸣最强最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共鸣区受到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全部声波直接振荡的结果。我们要求歌者要把声音提到头部上来,也就是希望提到额窦位置上来,使这部分的骨骼产生共鸣作用。
不可忽视的,头部共鸣作用比较大的部位还有枕骨。它是构成颅腔底部和后部的骨头,在头部后面正下方。因为它的位置也是声波直冲的地方,所以这部分的共鸣腔的发声,除了利用额部共鸣以外,当唱高音的时候,还兼用枕骨的共鸣作用,这就是我国戏曲界所讲的所谓“脑后摘筋儿”。
那么,怎样才能把这部分的共鸣使用上呢?有一种理论认为枕骨的下面接连颈椎骨,当强有力的声波冲到喉腔之后,它会引起颈椎骨的振动,再由颈椎骨往上传导,枕骨便发生振动。
另外,声波到达口咽腔时,引起很大的传导力量,它从的后部直接影响枕骨的振动,而且这部分离“蝶窦”很近,因而它的共振作用也就更加强了。
在利用枕骨共鸣时,有一点应该注意,发声时中声区和低声区,必须颈部挺直,但不要僵硬。g2以上高声区,必须缩短后脖颈。向上打开上口盖。软腭、小舌头向上提。这样的姿态可使喉、咽腔扩大,气流畅通,造成强有力的气流柱,上升直达软腭的后部,引起枕骨的振动,造成声音的力度。当我们把声音提上来的时候,会感到脑后发生振动,这时上部和下部的共鸣则已经连在一起。
实验证明,光是喉腔的共鸣作用是不大的,声音不是很响的,音色的变化也不是很清楚的。这是因为喉腔基本是软组织组成,在软的共鸣体中发声,声音首先被吸收一部分;因为喉腔较小,后脖梗肌肉用力缩紧,上颌打开,头部稍向后仰。下巴不要向上找,体会一下下巴掉了或没有下巴的感觉。
这时候的喉咙的肌肉是放松的,发高音降b2、C3会毫无问题。当然,还要注意加大气息的压力和声带的巧妙运用。
喜欢唱歌的朋友点击了解《零基础学唱歌视频课程》,老师一对一声乐指导,因材施教,快速提升唱歌能力!
猜你喜欢
- 文章标签:
- 版权声明:文章由 自学唱歌网 发布于 2018-08-06 20:08
- 转载请注明:缩短脖子唱高音 - 唱歌技巧 - 自学唱歌网
- 02-09 唱歌时如何平衡真假声
- 11-27 歌唱时形成不同喉头位置和状态的原因
- 12-17 如何快速学会唱歌技巧?-用了这个方法-再也不担心孩子
- 03-16 【周小燕老师声乐教学视频】49、《松花江上》
- 02-13 学会如何用内心寻找最美的歌声
- 03-16 【周小燕老师声乐教学视频】50、《假如你爱我》
- 03-16 【周小燕老师声乐教学视频】48、《黄水谣》
- 07-28 演唱时要正确的打开喉咙
- 145538℃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66386℃ 如何才能做到良好的口腔共鸣
- 60032℃ 歌唱发声器官结构图
- 45053℃ 我会唱很多歌,但就是不会看谱子怎么办?
- 44213℃ 咽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42602℃ 什么是喉腔共鸣?喉腔共鸣如何练习?
- 39517℃ 鼻腔共鸣与头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36210℃ 如何贴后咽壁唱歌?
- 87评论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21评论 如何掌握科学的吸气方法?
- 20评论 适合新手初学唱歌的常用发声方法
- 19评论 唱歌气息不稳怎么办?
- 19评论 新手学习唱歌要注意哪些?
- 18评论 十种方法解决唱歌气息不足的问题
- 17评论 学唱歌时轻声歌唱来打基础
- 17评论 学唱歌要了解横膈膜的重要性
- 最新留言
-
-
敏虹敏虹
-
踏尘吟踏尘吟
-
心软是病心软是病
-
花香满园花香满园
-
信心哥信心哥
-
卢军卢军
-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
恋上孤单恋上孤单
-
梦梦
-
野蔷薇野蔷薇
-
已有6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