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腔
鼻腔是固定的容积较大的不可调节的共鸣腔体。它由垂直的鼻中隔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底部是硬腭,外面是鼻甲,前面由鼻孔与外界相通,后面通向鼻咽腔。鼻腔覆盖黏膜,并有丰富的血管构成鼻甲海绵丛体。
鼻腔共鸣是由鼻腔向周围骨质膨出的含气骨腔鼻窦来实现的。鼻窦包括额窦、筛窦、上颌窦及蝶窦。它们各有小孔与鼻腔相通,在发超高音时,“上部共鸣”的产生就是利用喉、咽口腔的共振经头骨的传导引起这些小窦振动起到共鸣作用的。这些小窦的共振会使发声者感到头部有振动感,这就是通常指的“头腔共鸣”。
在发高窄音i、u、u时,由于口腔窄,声音位置高,声波不容易送出口外,气流在腭部形成的力量较强,使颅骨受到振动,于是人们就可以明显地感到头腔“窦”的振动感。有些人发“o”的时间过长,会感觉头昏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相反,发低宽元音a、o、e时,气流就容易从口腔送出去,颅骨的振动感就少一些。假如,大家要寻找上部共鸣(头腔“窦”的振动感觉)可发声区偏高一点的a来体言语过程中的鼻共鸣主要有三种方式:
1.发鼻辅音时,软腭小舌下垂打开鼻腔通道、气流颤动声带,声音完全从鼻腔透出。
2.发鼻化元音时,软腭小舌下垂,声波分两路从口腔与鼻腔通过取得共鸣。普通话里没有单独存在的鼻化元音,只是发鼻韵母中接近鼻韵尾时的发音状态与鼻化元音相似。
3.发口音时,软腭小舌上升但阻塞不完全,让气流的一小部分从鼻腔透出去,产生鼻共鸣。
但要注意鼻音色彩不能太重,不然就像得了感冒一样。
二、口腔
口腔是最复杂、动作最灵活的腔体,它既能充当共鸣器官又担负咬字器官的职能。口腔分为上腭和下腭两部分。上腭部分有上唇、上齿、上齿龈、硬腭、软腭和小舌。下腭有下唇、下齿和舌头。口腔共鸣在言语发声中起重要作用,它能使声音明亮结实,字音圆润清晰,是人类语音的制造场,没有口腔共鸣,其他共鸣腔就发挥不了作用。
三、咽腔
咽腔位于口腔后面与喉腔、鼻腔相通,形状是个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管。后壁附于脊柱,好像是个容积较大的岔路口。咽腔由上到下可分为三段,软腭以上接近鼻腔的部分称为鼻咽,中间和口腔连通的部分称为口咽,下段与喉腔相连的部分称为喉咽。
咽腔是人类发声的重要共鸣腔。除鼻咽腔外,咽壁通过肌肉的收缩,可以改变咽管的粗细和咽壁的坚度,对语言发声产生作用。发音时,除了三个鼻辅音m、n、ng声波自鼻腔出外,大部分声波都要经咽壁自口腔出。为了保持口咽弯道的通畅就必须提软腭,使口咽的上部弯度适中,舌根不能后缩,免得口咽垂直管道变窄变细,阻碍声波前行,下巴要适当放松,这样舌根才能略微下降,使得声波在口咽处由垂直向上转而水平前行,完成口咽共鸣作用。
四、喉腔
喉腔是指介于声带与假声带之间的喉室及位于假声带之上的喉前庭部。喉室的容积较小,是音波形成后的第一个共鸣腔体,由喉口肌肉收缩,扩大喉室来增加共鸣。在发音中如果我们压迫喉部器官,喉腔被挤扁,声音就发横,或捏在嗓子里出不来,原始共鸣得不到发挥,还会丧失一部分泛音,所以放松喉部是获得喉腔共鸣的关键。其次发音时还要保持喉头的稳定性,喉头经常频繁地上下活动,容易使喉肌疲劳,不利于声带养护。
五、胸腔
指喉部下面连着气管、支气管的部位,它们与能张能缩的胸部构成胸腔共鸣器。胸腔共鸣也叫“低音共鸣”或“下部共鸣”。发音时把手放在前胸壁能感到胸部在振动,声音越低振动越明显。我们称胸部的振感点为胸部响点或发音的胸部支点。胸腔共鸣的特点是使音量增加,达到浑厚、结实、有力的效果。
喜欢唱歌的朋友点击了解《零基础学唱歌视频课程》,老师一对一声乐指导,因材施教,快速提升唱歌能力!
猜你喜欢
- 文章标签:唱歌共鸣共鸣器官
- 版权声明:文章由 自学唱歌网 发布于 2019-03-21 13:43
- 转载请注明:了解唱歌用到的的共鸣器官 - 唱歌基础知识 - 自学唱歌网
- 08-18 如何改掉用喉咙唱歌的坏习惯?
- 02-27 如何掌握科学的呼气方法?
- 12-28 什么是换声区?
- 08-29 翻唱歌曲如何加入自己的特色
- 08-28 试着闭上眼睛来唱歌
- 05-20 关于歌唱中的高位置
- 01-26 掌握这五点轻松学会如何唱歌
- 08-17 高音怎么才能唱上去(上)
- 145537℃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66385℃ 如何才能做到良好的口腔共鸣
- 60032℃ 歌唱发声器官结构图
- 45052℃ 我会唱很多歌,但就是不会看谱子怎么办?
- 44213℃ 咽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42601℃ 什么是喉腔共鸣?喉腔共鸣如何练习?
- 39517℃ 鼻腔共鸣与头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36210℃ 如何贴后咽壁唱歌?
- 87评论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21评论 如何掌握科学的吸气方法?
- 20评论 适合新手初学唱歌的常用发声方法
- 19评论 唱歌气息不稳怎么办?
- 19评论 新手学习唱歌要注意哪些?
- 18评论 十种方法解决唱歌气息不足的问题
- 17评论 学唱歌时轻声歌唱来打基础
- 17评论 学唱歌要了解横膈膜的重要性
- 最新留言
-
-
敏虹敏虹
-
踏尘吟踏尘吟
-
心软是病心软是病
-
花香满园花香满园
-
信心哥信心哥
-
卢军卢军
-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
恋上孤单恋上孤单
-
梦梦
-
野蔷薇野蔷薇
-
已有4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