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气息冲击声带时,声带振动发声,声音穿过了喉腔、喉腔、咽腔、鼻腔等部位。当你熟练掌握共鸣技巧后,声音会在口腔、喉腔、鼻腔中产生共鸣,共鸣后声音的音量会提高很多,音色也经过了美化,然后音量又通过骨传导引起了窦体共振,再次加强声音共鸣,同时声音会向下走进入胸腔部位,引起胸腔共鸣。
声带是由声带肌肉、韧带和粘膜组成的,如果仅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那声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想要唱高音,必须学会使用共鸣来扩大和美化我们的声音,让唱歌的声音趋于完美。可见在唱歌中,熟练掌握共鸣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对于老年人,一般建议老年人熟练掌握头腔和胸腔共鸣,当唱低音时,声音浑厚,最好采用胸腔共鸣的方式来唱歌;唱高音时,声音洪亮高亢,最好采用头腔共鸣的方式来唱。当训练胸腔共鸣时,在共鸣时一定要体会一下胸部的振动之感,明显的会感觉到胸腔在扩张,唱歌的时候要保持喉咙的打开,平时可以用我们上文介绍的打哈欠方法来训练。然后就要稳定喉头,大部分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朋友,在唱高音时喉头总是本能的上提,这是人的本能,我们要抑制这种本能行为的出现,因为喉头上提会导致我们的高音上不去,所以唱歌的时候应该努力的让我们的喉头保持比较低的位置,同时要稳定住喉头,不能让它忽上忽下。同时,要保持低位发声的状态,也就是说不要总是把嗓子可以的吊起来去唱歌,许多歌唱家总是说唱歌时要感觉声音来自胸口,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头腔共鸣,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头声,头腔共鸣要求我们唱歌时把每个字、每个音都要聚集在头腔中,需要我们打开咽喉腔、口腔和鼻腔,只有这三个腔体的统一打开,才能顺利的将声音送到头部。头腔共鸣一般用于唱高音,许多声音教学课程中,许多朋友唱歌时总觉着位置比较低,音准也偏低,这都是因为没有熟练掌握头腔共鸣导致的。平时可以使用模拟哭泣、哼鸣训练来体会高位置发声的状态声音位置越高,头腔共鸣的使用率就更多,音色就会更加完美,唱歌的时候最好面带微笑,因为我们在微笑的时候,笑肌是有利用我们把鼻腔打开的。
可见共鸣与正确的呼吸息息相关,想要掌握共鸣,首先要熟练的掌握呼吸,通过呼吸的配合才能得到良好的共鸣,我们平时学习共鸣时,一定要掌握器官发声规律,让各发声部位协调配合。
喜欢唱歌的朋友点击了解《零基础学唱歌视频课程》,老师一对一声乐指导,因材施教,快速提升唱歌能力!
猜你喜欢
- 文章标签:老年人学唱歌
- 版权声明:文章由 自学唱歌网 发布于 2019-02-16 09:38
- 转载请注明:老年人如何掌握唱歌共鸣 - 唱歌技巧 - 自学唱歌网
- 03-17 声音训练的目标是什么?
- 08-28 唱歌如何解决气息太浅的问题?
- 02-12 气息练习的六种实用方法
- 10-05 一味模仿唱歌,对学唱歌有什么害处?
- 08-15 新手学唱歌一定要避免这几个问题
- 11-17 新手唱歌练气息,要了解这三个方法
- 12-07 怎样进行混声训练?
- 08-06 学习唱歌必须养成这6个好习惯
- 145537℃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66385℃ 如何才能做到良好的口腔共鸣
- 60032℃ 歌唱发声器官结构图
- 45052℃ 我会唱很多歌,但就是不会看谱子怎么办?
- 44213℃ 咽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42602℃ 什么是喉腔共鸣?喉腔共鸣如何练习?
- 39517℃ 鼻腔共鸣与头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36210℃ 如何贴后咽壁唱歌?
- 87评论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21评论 如何掌握科学的吸气方法?
- 20评论 适合新手初学唱歌的常用发声方法
- 19评论 唱歌气息不稳怎么办?
- 19评论 新手学习唱歌要注意哪些?
- 18评论 十种方法解决唱歌气息不足的问题
- 17评论 学唱歌时轻声歌唱来打基础
- 17评论 学唱歌要了解横膈膜的重要性
- 最新留言
-
-
敏虹敏虹
-
踏尘吟踏尘吟
-
心软是病心软是病
-
花香满园花香满园
-
信心哥信心哥
-
卢军卢军
-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
恋上孤单恋上孤单
-
梦梦
-
野蔷薇野蔷薇
-
已有17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