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呼吸方法的训练大致可以包括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丹田呼吸、狗喘气这五种训练方法。这篇文章,我们就分别了解和实践一下这五种呼吸练习的训练方法。
(1)那些建议胸式呼吸方法的人,比较关注呼吸时胸部起伏的过程;而建议采用腹式呼吸的人则更加在意腹部起伏的过程;建议胸腹式呼吸方法的人,其主张的是正确发声时的呼吸过程。我们主张:“呼吸”是生命整体的一种行为,决不是某一局部器官的独立行为。
我们的“理性”可以单独支配我们的“胸”一起一伏、“腹”一鼓一收。然而,如果我们的“心灵”没想吸气,那么任凭“胸”起伏、“腹”鼓收,也不会有实实在在的气流吸入。尤其是“胸腹联动”——胸如何一动、腹怎样又随之一动,其复杂性就更加苦不堪言了。然而只要我们的“心灵”有了“想”吸气、呼气的愿望,整个呼吸的过程就异常简单而自然了,该哪儿动,哪儿就动;该哪儿怎样动,哪儿就怎样动。事实上全身心都在积极主动地配合着以满足呼吸的愿望要求,决不是某一局部器官的独立行为。
因此说,这三种传统呼吸方法的不足,从理论上说,是把人的呼吸过程割裂为某一局部器官的行为了;从实践上说,分散表达者的“注意力”,影响呼吸时“注意力”的投向。
有些呼吸理论还编排了所谓“呼吸操”,这就更加分散人的“注意力”了。其结果只能是在通过人的“理性”本来就难以把握的所谓“正确的呼吸方法”上,再增添一层神秘色彩。
(2)肚脐下约二寸的位置俗称“丹田”。所谓“丹田气息法”,实际上是对“正确的表达发声状态”的一种“误解”。
“正确表达的发声状态”是建立在“正确的呼吸状态”基础上的,其整个生命状态是一个“舒展了更舒展”的过程。发声的动力来源于我们的“心灵”向下呼气的努力。气息有力地向下打在极限扩张开的“横膈肌”上被自然弹回,进而冲击声带振动发声。
一种错误的发声学理论认为:发声的动力,来源于“横膈肌”痉挛式的急性收缩,从而向上推动气息冲击声带振动发声。这样,由于“横膈肌”与“腹肌”在生理上的联结导致的联动反应,在感觉上仿佛发声的动力直接来源于“丹田”处“腹肌”的收缩力,由此便衍生出所谓的“丹田气息法”。
持此种立场的发声学理论,势必要引申出诸如:训练“丹田气”、训练“腹肌的力量”、训练“横膈膜的力量”等主张;更有甚者,竟然把发声的气息训练和传统的“气功术”联系起来,每天还要“打坐练功”。我们不否认,靠“横膈肌”或“腹肌”的痉挛式收缩力量,的确可以进行嗓音的“发声”。问题的根源在于:这样发出的嗓音,并不是一个具有指定意义的“表达的声音”,而仅仅是“为了发声而发声”发出的一个毫无意义的“空洞声响”。
并且,在具体的训练方法上也是极为不科学的。因为“表达的发声”是整个生命系统的整体行为,“表达练声”的宗旨,就在于开发培养“表达”时,整个生命系统为了满足表达的具体“愿望”而相互协调配合的“默契性”。如果我们抛开了“整体的协调配合”而单独去训练某一局部器官的力量,其结果只能是:越练,局部器官的力量越大,而生命整体上相互配合的“协调性”却随之越来越差,由此整体的发声行为过程也越加“不自然”。
更何况我们表达发声所用的“气息”,是呼吸的实实在在的“空气”中的“气流”,纵然“丹田”有气,又怎么会跑到“气管”里吹动“声带”呢?
(3)所谓“狗喘气法”,实则就是“哮喘”的方法。“上气不接下气”的呼吸状态叫作“哮喘”,这是一种“强化呼吸”的方法。
生活中有一种疾病叫作“哮喘病”。一个人若得了“哮喘病”,就会“上气不接下气”地“哮喘,我们在激烈地运动后,也会“上气不接下气”地“哮喘”。
“哮喘病”的“哮喘”与激烈运动后的“哮喘”,虽然在形式上都是“上气不接下气”,但是它们的本质是大不相同的。
“哮喘病”的“哮喘”,是因为人的呼吸系统生理上发生了“病变”,对于“氧气”的吸收能力减弱了,为了满足生理上正常的“氧气”需求,生命就自动做出调节,从而加快了“呼吸的频率”。
而激烈运动后的“哮喘”,是因为我们的生命在短时间内急速地释放了大量的“机械能”,为了满足生命能量的转换供应,生理上需要大量的“氧气”,当我们肺活量的潜力充分利用了,而供氧仍不足时,我们的生命也会自动做出调节,从而也加快了“呼吸的频率”。
由此看来,强化呼吸的真正科学的手段,莫过于“体育运动的方法”。通过急速释放生命能量,自然引发生理上对于“氧气”的强烈需求,从而在“心灵”强烈的呼吸“愿望”的支配下,全身心自然协调地努力吸气和呼气,进而有意地去体验呼吸过程中整个生命状态“舒展了更舒展”的细节感受。
喜欢唱歌的朋友点击了解《零基础学唱歌视频课程》,老师一对一声乐指导,因材施教,快速提升唱歌能力!
猜你喜欢
- 文章标签:呼吸方法
- 版权声明:文章由 自学唱歌网 发布于 2019-01-16 19:24
- 转载请注明:唱歌传统练习呼吸的方法有哪些? - 发声方法 - 自学唱歌网
- 02-19 学员练声反馈《白月光与朱砂痣》
- 02-10 五种保护好嗓子的有效方法
- 10-24 唱歌好听离不开这五点
- 03-02 鼻腔共鸣是什么?如何用鼻腔共鸣唱歌?
- 09-05 如何正确运用口腔共鸣?
- 05-16 唱流行歌曲如何咬字吐字
- 01-31 自学唱歌的心得与体会
- 06-16 中声区的共鸣及其运用
- 145537℃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66385℃ 如何才能做到良好的口腔共鸣
- 60032℃ 歌唱发声器官结构图
- 45052℃ 我会唱很多歌,但就是不会看谱子怎么办?
- 44213℃ 咽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42602℃ 什么是喉腔共鸣?喉腔共鸣如何练习?
- 39517℃ 鼻腔共鸣与头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36210℃ 如何贴后咽壁唱歌?
- 87评论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21评论 如何掌握科学的吸气方法?
- 20评论 适合新手初学唱歌的常用发声方法
- 19评论 唱歌气息不稳怎么办?
- 19评论 新手学习唱歌要注意哪些?
- 18评论 十种方法解决唱歌气息不足的问题
- 17评论 学唱歌时轻声歌唱来打基础
- 17评论 学唱歌要了解横膈膜的重要性
- 最新留言
-
-
敏虹敏虹
-
踏尘吟踏尘吟
-
心软是病心软是病
-
花香满园花香满园
-
信心哥信心哥
-
卢军卢军
-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
恋上孤单恋上孤单
-
梦梦
-
野蔷薇野蔷薇
-
已有1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