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是喉发音器官内的各个器官、肌肉、软骨等组织被气流作用后的协调运作的客观结果。”无论哪一部分在歌唱的活动中,不能做到相互协调地运动,都会导致肌体运动失去平衡,从而引发歌唱音准的问题。
一、喉外肌力度过重引起音准问题
在歌唱中,因为掌握不好喉部发音器官运动力度而形成的音准问题较为普遍。例如,为了追求明亮的声音,用力挤压喉部肌肉,声带被迫张力增强,喉部肌肉过于紧张、用力,会导致音高偏高。或者将喉咙故意撑大,人为的加重了喉外肌力度,从而加重了嗓音负担,拖不动嗓音。这会使得声音音色听起来发闷、发暗,会在听觉上让人觉得音高偏低。
再有就是舌根肌肉过于紧张,用力太大,而压迫喉头导致呼吸的不顺畅,也会使得喉外肌过度用力,加重了喉内肌以致声带的负担过重,影响了其灵活性和柔韧性,这种情况也会导致音高偏低的现象出现。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哈欠加叹气”的练习,来帮助喉部肌肉和舌根力量的放松。“打哈欠”练习,是用我们平时打哈欠时的“ha”来带动一个高的类似假声的音,下滑到低而深的音。因为“h”是出气音,它能帮助我们恢复到睡前或是睡后最放松的“伸懒腰”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可以使得“抗一重力”肌得到放松。我们每天说话都是提着我们的喉与重力相抗衡,而“打哈欠”就是释放这种张力,使得喉外肌肉放松,没有紧扯的肌肉。当喉部肌肉、舌根处于放松状态的时候,才会为我们的演唱奠定一个正确的发声状态。
二、“喉头稳定”的辩证观点
在学习和教学中我们知道,老师总是会提到“喉头下放”或“喉头位置降低”,这是正确的,但要注意的是“降低”而不是“下压”,目的是为了让其保持稳定而不上抬。喉头位置的高低与嗓音的类型是有关系的,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把喉头放低,但却都要求必须保持稳定。千万不可以片面强调喉头,而忽略了气息的重要性。通过训练我们知道,所有男中男低,都应该喉头下放,大部分女高则要保持稳定,而戏剧女高、女中和男高找不到规律,有时放下,有时保持安静的位置。如果过分的压喉头,会失去音色,音准也会偏差,不但高音上不去,而且每个音都会偏低不准。
大家在练习的时候可以常常提醒自己“吸着唱”,这样能很好的将喉头放低并且保持。稳定“吸着唱”的状态还可以将软颚抬起,下巴收回,将腔体拉开,为声音塑造一个良好的通道。还要注意的是“一定的喉头,只能在一定的音高和力度下唱到一定的高度,超过这个强度就必然会产生音升高的现象”。这种现象常出现在起音和高音中,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对同一个音或是句子,反复演唱,探索该用怎样的喉头位置和气息力度去演唱,做到“心中有数”,准确的把握好喉头位置,知道根据音高,音长,音量大小,调节喉头位置,避免由于这种情况导致的音准问题。
猜你喜欢

- 文章标签:唱歌音准
- 06-10 两个有声的呼气训练方法
- 12-31 唱歌气息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 08-07 唱歌的时候教你如何缩短声带
- 01-22 什么是声乐中的持续时间和强度
- 02-07 关于练习歌唱发声的常识
- 06-13 唱歌时如何获得良好的共鸣
- 06-29 3种打开喉咙的简单方法
- 03-16 唱歌的呼吸方法有哪些?
- 131867℃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60689℃ 如何才能做到良好的口腔共鸣
- 46211℃ 歌唱发声器官结构图
- 44006℃ 九种练嗓的技巧和方法
- 40368℃ 我会唱很多歌,但就是不会看谱子怎么办?
- 39361℃ 咽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38057℃ 什么是喉腔共鸣?喉腔共鸣如何练习?
- 36473℃ 鼻腔共鸣与头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76评论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19评论 10个练歌秘诀,让你快速学习唱歌
- 18评论 如何掌握科学的吸气方法?
- 16评论 学唱歌时轻声歌唱来打基础
- 16评论 自学唱歌的心得与体会
- 15评论 唱歌时声音出现挤、压、卡该怎么办?
- 15评论 唱歌气息不稳怎么办?
- 15评论 学唱歌要了解横膈膜的重要性
- 最新留言
-
-
心中一执念心中一执念
-
秋风秋风
-
畅畅畅畅
-
旺少旺少
-
晨腾晨腾
-
天马行空天马行空
-
喜欢喜欢
-
心碎了无痕心碎了无痕
-
KATOKATO
-
蓝眼泪蓝眼泪
-
已有7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