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音对于绝大多数学习声乐、从事演唱专业的人来说,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即使是那些声名卓著、成绩斐然的大歌唱家,也常会在演出时为高音的成败与否而志忑不安。单就技巧而论,高音的演唱技巧对于一个歌唱家来讲,虽然不能说是唯一的,起码也应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很多从事演唱专业的人,只是因高音没有解决或没有十分把握,面对众多优关动听的歌曲、歌剧选曲,不敢问津。
可以这样认为,没有掌握高音演唱方法的歌唱家,是技术不完全的的歌唱家。高音的演唱能力,往往被当作衡量和区分歌唱技术优劣的尺度。因此,解决高音演唱的技术难题,找出高音演唱的正确方法,成了每一位学习声乐、从事演唱专业的人的梦想和追求。但是,人们的这种梦想和追求,并不总是可以如愿以偿的,不知有多少人甚至为了能多唱上去半个音,进行了几年乃至十几年刻苦的练习,最终却落得个“镜花水月”毫无进展的结果。
“喊”作为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实在太平常了,我们可以先看一下人们在“喊”时的共同之处。
一、动作
①吸气:张口利用自然挺胸、扩张两肋深吸一口气。
②闭气:吸气动作结束后,有闭气的过程,胸腔内两肋有着力的感觉。
③发音:在瞬间的闭气后上胸及两助着力感保持的情况下,下腹做有力收缩的同时发音。在发音的过程中,胸及两肋缓缓回落。逐渐恢复到吸气前的状态,着力感消失,发音结束。
二、喊声
延续的时间长短,决定胸及两肋回落的速度。喊声越长,胸及两肋回落得越慢;喊声越短,则胸及两肋回落得越迅速。
三、喊的距离决定口的动作幅度和吸气的部位
距离越远,口的动作幅度越大,吸气部位越深;距离越近,口的动作幅度越小,而吸气部位越浅。
虽然人们在“喊”时有着上述共同之处,但在“喊”的声音质量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其原因可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噪音条件:人的先天噪音条件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宽厚洪亮,有的纤细单薄。
②健康程度:一般来讲,身体强壮的人比身体瘦弱的人音量大。
③“喊”时所采用的姿势:同一个人用相同的音高,采用不同的姿势会产生差别很大的声音效果。
前两点很容易区分,也好理解,关键在第三点。一般来说,“喊”的姿势常见有的两种:
第一,伸脖子抬下巴的姿势;第二,下巴后收,自然挺胸,颈后部稍用力的姿势。笔者就这两种姿势对“喊”的声音质量上的影响,做简要的分析。
第一,伸脖子抬下巴的姿势。下巴上抬造成下领、口、咽腔的紧张,妨碍了口、咽腔的打开,无法为声音提供良好传播和共鸣所需要的空间通道——口咽喇叭。伸长的颈部则阻止了胸部的自然挺起,无法对声音起到支持和扩大作用。
因此,采用这种姿势所发出的声音,必然是紧张吃力、尖锐刺耳、延续时间短且后劲不足。
第二,下巴后收,胸部自然挺起,颈后部稍用力的姿势。
后收的下巴,加强了口腔的灵活性,为口腔的自由开合提供了可能。胸部的自然挺起缩短了胸与下颌的距离,对声音起到了良好的支持和扩大作用。颈后部肌肉群的用力,不仅使后收的下巴、下落的喉头得到稳定,还使吸气时洞开的口咽得以保持,这就为声音的传播和扩大提供了优良的口咽喇叭。这种姿势所“喊”出的声音,必然是松弛自然、通畅而响亮,延续时间长且后劲充足。
这种声音无论是口咽腔的感觉、胸部的状态、呼吸的支持,还是声音的效果,都与正确的高音在技术要求上并无二致。应尚能先生在《以字行腔)中指出:唱与说的区别只在于母音的延长。基于这种看法不妨试试,先喊个“大”字,然后尽量地将声音延长,就会发现延长的正是“大”字的母音“啊”。再用同样的音高唱一个“大”字,也尽量将声音延长,而延长的同样是母音“啊”。将两者的声音效果相比较,很难区分哪个声音是“唱”、哪个声音是“喊”。
如果请当事人谈谈个人感觉,他一定会说:“两音相比较,‘喊’要比‘唱’来得容易。”原因何在呢?当人们在“喊”时,身体与发声有关的部位,均处在中枢神经的控制和调节之下,各有关部位动作协调一致。而“唱”时,各与发声有关的部位,却是在人的意识的操纵控制下。在操纵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心理素质、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就可能出现误差,破坏了与发声有关的各部位的协调一致,给发声带来困难。
经常有朋友在演唱时,中下声区一般都唱得比较顺当,但在高音上经常出问题,不是“破”就是根本上不去,久而久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对高音的恐供。大家可以用所唱高音的相同高度把要唱的字喊出来,并尽可能延长,在延长的过程中认真体验与发声有关各部位的感觉、状态及其变化。这对于大多数朋友来说并不困难,当然,也有个别朋友就是喊不出来,他们似乎在学习了声乐方法后丧失了“喊”的本能。
其实不然,这只是一种心理障碍在作祟,只要打消一切顾虑力求自然,问题就能解决。这样反复多次后,再让他们尽可能地把“喊”时的感觉用于高音的演唱,一般都能比较顺利地唱上去。当然,要真正地掌握、熟练地运用,尚需较长时间的练习。用这种方法唱高音,往往使他们感到不可思议,但事实确实如此,关键在于如何掌握演唱它的诀窍。
猜你喜欢

- 06-13 唱歌应该如何呼吸?
- 12-27 学习唱歌技巧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 07-02 关于胸腔共鸣的几种理论
- 03-23 唱歌时如何集中唇舌的力量
- 11-13 新手在唱歌表演中有哪些不良习惯?
- 06-10 两个有声的呼气训练方法
- 06-24 新手学唱歌的32个发声技巧
- 11-22 歌唱时喉咙应该保持什么状态
- 126448℃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58359℃ 如何才能做到良好的口腔共鸣
- 42550℃ 歌唱发声器官结构图
- 41870℃ 九种练嗓的技巧和方法
- 39243℃ 我会唱很多歌,但就是不会看谱子怎么办?
- 37246℃ 咽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36214℃ 什么是喉腔共鸣?喉腔共鸣如何练习?
- 35419℃ 鼻腔共鸣与头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75评论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19评论 10个练歌秘诀,让你快速学习唱歌
- 17评论 如何掌握科学的吸气方法?
- 15评论 唱歌气息不稳怎么办?
- 15评论 学唱歌要了解横膈膜的重要性
- 15评论 十种方法解决唱歌气息不足的问题
- 15评论 自学唱歌的心得与体会
- 15评论 老年人如何掌握唱歌共鸣
- 最新留言
-
-
海之蓝海之蓝
-
晴天晴天
-
WDYWDY
-
疯丫头疯丫头
-
季郎.季郎.
-
微笑微笑
-
人生之巅人生之巅
-
柱子柱子
-
雨晨雨晨
-
神秘神秘
-
已有6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