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声乐教学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唱歌时声音紧、挤、发抖、发僵、两脚站不稳的情况。造成以上情况发生的原因,我认为是气息运用不正确,主要表现在:
唱歌常见问题1:吸气过浅
呼吸时气息主要依靠胸腔来支持歌唱,是以胸腔的扩张、收缩来控制气息,吸气过浅则歌唱缺乏横膈膜的支持,声音飘,气息的控制较短,如演唱较长的乐句,易出现身体僵硬、甚至发抖的现象出现。
唱歌常见问题2:吸气过深
由于吸气过浅在声乐学习进程中弊病太多,许多声乐工作者又尝试将气息往下拉用腹部来支持气息,这种唱法曾经在19世纪被大量采用,但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唱法对声乐的学习也具有局限性。这种呼吸法主要是靠横隔膜往下拉,用腹来控制气息。这样气息倒是能支持一定的时间,声音较厚,但这样的声音听起来重,没有灵活性。有时身体会出现僵硬,甚至无法唱歌。
唱歌常见问题3:不用气息
就是唱歌时根本不管气息的运用,完全脱离气息的支持,靠自己的本嗓(就是自己原有的嗓声条件)来喊唱。这样的唱法时间一久就会失去好的声音。喊唱一般来说声音多“白”、“挤”和“紧”。
唱歌常见问题怎么解决?
我们应该建立正确的呼吸位置观,呼吸位置问题解决不好,以后的声乐学习就会遇上很多问题甚至导致无法继续学习。那么学习声乐的朋友应该怎样去寻找歌唱气息位置呢?首先应该明确气息应放在身体的什么部位。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当你在搬运一个重物时,身体的哪个部位在使劲?得到的答案是腰部周围;还可以这样做:躺下,做呼吸运动,你会感到腹部和腰周围在膨胀,有时甚至胸腔边参进来。
以上的实验可以明确得出“气息”的主要位置应该在腰和腹部。达到腰部扩张是我们在做自然呼吸时,横膈膜往下扩张和小腹收缩上提形成反方向运动造成的。众多歌唱家把横膈膜的扩张比喻成好像在横膈膜区域内有个大气球,腹部最底下部分肌肉的收紧,形成一种下面底板的感觉。霍恩说:“我吸气时横膈膜扩展开,整个肋部都充满了,背部肌肉绝对地全部参与活动,几乎就象那里充满了气。”
美国花腔女高音罗勃塔彼得斯说:“有些人在吸气时谈到往上压的感觉,我从来没有那样的感觉,我想到底下,围绕在横膈膜和两肋区域,尽我所能地多吸入气息。”从以上各位歌唱大师对气息的理解,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歌唱气息应该是在腰部周围。
猜你喜欢

- 文章标签:唱歌常见问题
- 09-03 送给新手的一些唱歌的经验和技巧
- 01-18 胸腹联合式呼吸的常用训练方法
- 10-26 什么是口腔共鸣?如何练习口腔共鸣?
- 09-21 歌曲的表演处理有哪些技巧(下篇)
- 05-14 论歌唱呼吸的“十不要”
- 05-30 学习唱歌的最佳年龄是多少
- 10-31 了解什么是吐字与引腹?
- 10-22 如何纠正唱歌时常见的坏习惯
- 131667℃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60592℃ 如何才能做到良好的口腔共鸣
- 46037℃ 歌唱发声器官结构图
- 43894℃ 九种练嗓的技巧和方法
- 40325℃ 我会唱很多歌,但就是不会看谱子怎么办?
- 39270℃ 咽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37953℃ 什么是喉腔共鸣?喉腔共鸣如何练习?
- 36415℃ 鼻腔共鸣与头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76评论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19评论 10个练歌秘诀,让你快速学习唱歌
- 18评论 如何掌握科学的吸气方法?
- 16评论 学唱歌时轻声歌唱来打基础
- 16评论 自学唱歌的心得与体会
- 15评论 唱歌时声音出现挤、压、卡该怎么办?
- 15评论 唱歌气息不稳怎么办?
- 15评论 学唱歌要了解横膈膜的重要性
- 最新留言
-
-
蓝眼泪蓝眼泪
-
剑在首剑在首
-
八八
-
魅力女人魅力女人
-
晒太阳的风晒太阳的风
-
稻草稻草
-
任水流任水流
-
图夫工作室图夫工作室
-
风雨过后风雨过后
-
jcjc
-
已有7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