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在吐字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重要的咬字器官一一唇、齿、舌、腭等都在口腔里,它是语音的制造场,同时,口腔又是有声语的“中音区”共鸣腔。播音主持培训老师提示掌握口腔控制的要领和技巧,做到“腔圆壁坚”,有一个“后开前有力”的口腔状态,对增强字音的清晰度及圆润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挺额肌,从上唇到颧骨的肌肉叫颧肌,发音时,额肌提起,似兴奋地要唱的感觉,又似笑的感觉,但这个笑,不是咧嘴笑。打牙关。有人讲话习惯不好,牙关很紧。两颊肌肉松懒下挂(俗称“拉着个脸”),这个样子口腔必然不开,音色发闷、发扁,还会影响吐字的清晰度:打开牙关的动作要领是:说话时,上腭主动拾起。播音主持培训老师提示这一点很重要!
挺软腭,是抬起上颚后部的动作,即软腭部分向上用力,这个动作可以使口腔后部空间加大,并减少灌人鼻腔的气流,播音主持培训老师提醒这是为了避免过多的鼻音色彩。挺软腭可以用“半打哈欠的动作来体会。同时,要减小鼻腔通道的入口,以避免气流过多的灌入鼻腔而造成浓重的鼻音。
一、重鼻音
闭塞、晦暗的重鼻音,听起来令人不悦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软腭和小舌放得太往下,大舌后部抬得高,使气流不能自然流畅地通过口腔流出,大部分气流进入鼻腔内而产生重鼻音。纠正的方法是:放松大舌根部,稍抬高软腭和提高小舌,使气流畅通,从口腔直冲硬腭便可避免和减少鼻音。练习初期不要闭口哼唱和带“m”的各种母音练习,以免进一步加重鼻音。可练习“a”母音,把口自然张开,使共鸣位置尽量靠前,还可在母音前(韵母)加一个“g”的声母,使发音时小舌能自然的提高。
二、颤抖音
颤抖音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波动的感觉。主要是由于紧张或激动造成的,有的则是故意模仿“波动”造成的,也有的是练习共鸣方法不正确造成的。纠正的方法是:掌握胸腹式呼吸方法,控制气息平稳流畅有支持点,练唱时精神要愉快,不要紧张,使发声器官正常地运动。可选做短时值的发声练习,声音稳定不颤抖时,再逐步唱延长音,注意要求气息平稳和喉头稳定。
三、发声时夹些漏气的感觉
唱歌声音不明朗,空虚暗淡,嗓子容易疲劳。有此毛病的人,主要是由于缺少发声呼吸支持点,声带闭合不好而造成的。纠正的方法是:掌握好胸腹式有支持点的呼吸方法,闭合好声带,避免漏气。可用短音或硬起首音练习曲发声。如果是由于声带病变引起的声带闭合不全的漏气毛病,就应当请医生检查治疗好后,再继续练习。
四、粗糙、生硬、散而扁
没有光彩,缺乏泛音的白声,是一种干巴巴的喊叫声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盲目地追求高音和音量,不注意也不懂得利用混合声区共鸣发声的缘故。纠正的方法是:在运用胸腹式呼吸方法的基础上,把扁张口改为紧张口发声,注意运用“混合共鸣”,侧重加强头腔共鸣,使声波冲击点集中到硬腭上去,这样可使声音柔和圆润些。
猜你喜欢

- 文章标签:
- 01-20 克服喉音的两种方法
- 07-21 唱歌吸气的三种方式
- 05-27 胸腹式联合呼吸的训练方法
- 07-23 唱歌时要用眼睛传情达意
- 05-13 什么是唱歌共鸣腔?
- 03-16 【周小燕老师声乐教学视频】13、男高音 4 高声区训练示范、综合训练
- 01-11 我们是如何发声的?唱歌原理是什么?
- 12-04 如何用无声的方法练习呼吸
- 134733℃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61999℃ 如何才能做到良好的口腔共鸣
- 49025℃ 歌唱发声器官结构图
- 45250℃ 九种练嗓的技巧和方法
- 41078℃ 我会唱很多歌,但就是不会看谱子怎么办?
- 40506℃ 咽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38922℃ 什么是喉腔共鸣?喉腔共鸣如何练习?
- 37924℃ 什么是“鼻腔共鸣”?
- 78评论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20评论 10个练歌秘诀,让你快速学习唱歌
- 19评论 如何掌握科学的吸气方法?
- 17评论 学唱歌时轻声歌唱来打基础
- 16评论 自学唱歌的心得与体会
- 16评论 适合新手初学唱歌的常用发声方法
- 16评论 老年人如何掌握唱歌共鸣
- 15评论 练声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
- 最新留言
-
-
YY
-
柒夏柒夏
-
老糊老糊老糊老糊
-
绿色绿色
-
十二十二
-
高兴就好高兴就好
-
ToxicToxic
-
爱你一生不变爱你一生不变
-
卫卫
-
苦咖啡苦咖啡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