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的活动部位主要在舌尖及舌的中部。一般的规律应该是舌尖轻抵下齿背,放松舌根、下腭,喉咙保持松弛。运用横隔膜有力地保持下丹田气息支持,打开喉咙,稳定喉头,讲究声音的高位置面罩共鸣。声音从喉口出来后直打软硬腭交接处,然后穿过鼻腔从眉心打出去。要求咽壁竖立,特别强调头腔共鸣的运用。
在发声的过程中,歌唱者的胸腔、头腔共鸣都要用上,他的主要注意力放在头腔共鸣。只有那些“善于把声音送到头腔”去的人才是真正在歌唱。舌部所引起的共鸣腔的变化——舌部伸出即扩大咽音,同时因舌根与软腭有连带关系,舌部伸出亦即拉动腭舌使软腭往前移动。舌中后部提高对共鸣机构所引起的变化,不但口腔变小,同时因甲状骨亦被提到,即缩短喉口至鼻咽腔的距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舌头的移动对声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般来说歌唱时对高音而言,头腔共鸣至关重要。具体做法是放开下腭,舌头上提带自然卷,使口、鼻、咽之间的通道更宽些,声波便能沿着上腭骨传到鼻腔和脑门。
如果舌头过分后移和过分提高会使声音的通道变小,声音很可能被停滞在舌根后,不能传到鼻腔从而进去到头腔里面形成面罩共鸣。也就无从说人体共鸣了,所以我们不但要让声音从喉咙中释放到口腔中,也要找到口腔中的发声点。
而我总结出来的发声点就是在舌头前端靠中间一点,这样的位置正好可以让声音传到鼻腔中,从而不阻挡声音的传递,把声音从喉咙里而释放出来,使胸腔共鸣与口腔共鸣能够相通,再把喉头下降,口腔放松,让声音从喉咙释放出来后进去到头腔共鸣,再从鼻腔传到口腔中形成我们所说的面罩共鸣,最终成为上下贯通的人体共鸣。
永远不要向后或向下唱,因嗓音发自面罩前部。音永远集中在前额与鼻交接的地方。这种振感和头部共鸣的感觉在任何歌唱形式中都是必要的。向前的音是歌唱者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不过是努力把音对准嘴的前方,前牙的后面。
这些前辈都告诉我们发声的位置到底是怎么样的,那就是声音在口腔共鸣中的位置应该是靠前的,而靠后就会形成喉音,这种发声方法是不正确的且影响了人体共鸣的产生,抵制了面罩共鸣,使声音不能发挥好的效果。所以我们要求声音的共鸣要上下贯通,而这就要求我们声音在口腔共鸣中的位置应该是靠前的。
猜你喜欢

- 文章标签:
- 09-26 让歌声含意深邃,留下想象的余地
- 04-04 练习唱歌前要做哪些基本训练
- 02-02 唱歌音量、音高、音质训练
- 11-02 歌唱呼吸如何科学的运用
- 05-14 [视频]唱歌技巧第2集-初学者如何学饶舌?
- 10-30 哪些歌曲适合女生唱?
- 01-21 简单学唱歌方法教你怎么练习唱歌
- 12-15 歌唱中气息的训练方法和调节措施
- 131947℃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60743℃ 如何才能做到良好的口腔共鸣
- 46301℃ 歌唱发声器官结构图
- 44050℃ 九种练嗓的技巧和方法
- 40388℃ 我会唱很多歌,但就是不会看谱子怎么办?
- 39396℃ 咽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38091℃ 什么是喉腔共鸣?喉腔共鸣如何练习?
- 36489℃ 鼻腔共鸣与头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76评论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19评论 10个练歌秘诀,让你快速学习唱歌
- 18评论 如何掌握科学的吸气方法?
- 16评论 学唱歌时轻声歌唱来打基础
- 16评论 自学唱歌的心得与体会
- 15评论 唱歌时声音出现挤、压、卡该怎么办?
- 15评论 唱歌气息不稳怎么办?
- 15评论 学唱歌要了解横膈膜的重要性
- 最新留言
-
-
晴天晴天
-
皮蛋MM皮蛋MM
-
微笑掩饰伤微笑掩饰伤
-
安然安然
-
一下一下
-
心中一执念心中一执念
-
秋风秋风
-
畅畅畅畅
-
旺少旺少
-
晨腾晨腾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