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声乐,首先应该了解歌唱的发声器官与发声原理,应对声乐的特点、规律有一定的认识,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进行声乐学习。
所谓正确的声音观念,那就是通畅、松弛、明亮、集中而又结实的声音。有了正确的声音观,才能辨别声音的好坏。那么如何形成美好的歌唱声音,笔者从事声乐教学多年,从中体会到应做到以下四要素。
一、气息
众所周知,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发声的源泉,所以一开始学习声乐就必须重视气息的掌握。我们平常要求声音连贯流畅,首先,气息就要连贯流畅,气息对了,声音至少对了一半。那么怎样才能正确使用气息的方法呢?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口鼻同时吸气,喉咙自然松开,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将气深呼吸到腰腹一带。
2.吸气时全身放松,胸腔、两肋自然地扩张。
3.吸气后,吸气肌肉群还需继续工作,不能放松,保持吸气状态,使呼与吸形成对抗,这个对抗就是我们常说的“呼吸的支持”。
以上三个步骤的呼吸过程是全身性的、是统一协调的。可做有声的练习,也可做无声的纯呼吸练习。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重视学生对气息正确使用,才能使学生越过声乐学习中的一道道障碍,使学习的道路通畅、顺利。
二、共鸣
共鸣是一种物理现象。当一物体发生振动时,影响到其他物体或其他物体的空间,引起同时振动而产生的共振现象就叫“共鸣”。这里讲到的“共鸣”是人体声音的共鸣,人的声音是靠声带在气息的作用下产生的,这只是一种基音,这种基音单薄、乏力、缺乏亮度。要使它能获得饱满洪亮、宽广、高亢的声音,就必须经过共鸣腔体的扩大和变化。歌唱声音的好坏,与其共鸣腔体的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
人体的共鸣很多。那么人体中哪些共鸣腔是歌唱的共鸣呢?根据共鸣腔的声音特点与声区的关系,分头腔、口腔和胸腔共鸣三种。在实际歌唱运用中,三个共鸣腔体不可独立使用,共鸣腔体的使用有个原则,那就是混合共鸣的使用。应使所有的共鸣腔体连成一个整体,并根据共鸣腔体在三个声区的不同比例,使主次有所侧重。
如唱高音时,头腔共鸣多一些,鼻腔、胸腔共鸣为辅;唱中音时,以口腔共鸣为主,头腔、胸腔共鸣为辅;唱低音时,胸腔共鸣为主,口腔、头腔共鸣为辅;发出的声音要同时分布于三个主要共鸣器官,形成一个统一。这样,才能在三个声区内都能做到华丽丰满、结实的声音。
猜你喜欢

- 文章标签:
- 03-23 唱歌时如何正确的打开口腔
- 12-15 歌唱中气息的训练方法和调节措施
- 10-23 如何稳定喉头和控制喉头
- 04-09 KTV唱歌如何正确使用麦克风
- 08-23 声乐教学中换声点的解决
- 05-06 让你唱歌跑调的三个客观原因
- 03-19 唱歌气息训练方法及训练素材
- 08-19 什么是胸声、混声、头声
- 131946℃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60740℃ 如何才能做到良好的口腔共鸣
- 46298℃ 歌唱发声器官结构图
- 44047℃ 九种练嗓的技巧和方法
- 40388℃ 我会唱很多歌,但就是不会看谱子怎么办?
- 39396℃ 咽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38091℃ 什么是喉腔共鸣?喉腔共鸣如何练习?
- 36489℃ 鼻腔共鸣与头腔共鸣是什么感觉?
- 76评论 实用、有效的学唱歌入门教程,五音不全轻松学唱歌
- 19评论 10个练歌秘诀,让你快速学习唱歌
- 18评论 如何掌握科学的吸气方法?
- 16评论 学唱歌时轻声歌唱来打基础
- 16评论 自学唱歌的心得与体会
- 15评论 唱歌时声音出现挤、压、卡该怎么办?
- 15评论 唱歌气息不稳怎么办?
- 15评论 学唱歌要了解横膈膜的重要性
- 最新留言
-
-
晴天晴天
-
皮蛋MM皮蛋MM
-
微笑掩饰伤微笑掩饰伤
-
安然安然
-
一下一下
-
心中一执念心中一执念
-
秋风秋风
-
畅畅畅畅
-
旺少旺少
-
晨腾晨腾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发表评论